优80设计空间 欢迎您!  
 
首 页 景观 规划 施工 文本 建筑 Su模型 室内设计
资料搜索:
 
会 员 登 录
用户名  
密 码  
保 存  
验证码  
忘记密码?
  当前所在页面: 首页>> 设计前沿 >> 文章显示
央媒探秘“池州现象”
发布时间:2022/11/3
6月21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刊发了整版文章《且看皖江“龙摆尾”:池州现象探秘》,报道了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所取得的成绩,并配发了《优化区域分工要在细化社会分工处发力》的评论,为池州点赞!


《且看皖江“龙摆尾”:池州现象探秘》

全文如下


人口不过130多万,区位在皖南山区,一度多条“断头路”让人有“交通盲肠”之慨。在当今拼人口红利,争区位优势的年代,池州似乎没有任何现成的优势,虽然地处长江之滨,但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安徽各地市的“尾部”。

近年来,池州这条“龙尾”终于摆动起来,经济增长不断加速,持续走在安徽16个地市的前列。2021年,全市GDP历史性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2亿元,增长10.2%、在安徽省和长三角41市均居第三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居安徽省第二位。今年一季度,池州经济继续快速增长,GDP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安徽省第二位。


池州市城区湿地公园

专、精、新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其势已成

销售收入突破1400亿元、增长40%以上,贡献了全市超过6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超过9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9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超过一半的税收……2021年,池州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交出靓丽“成绩单”,已经成为推动池州市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做强开发园区主平台,着力加固高质量发展底座。池州市在沿江布局有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修编园区规划、调整优化管理体制等措施,围绕“产业新城、城市新区”等发展定位,坚持以产为基、产城融合,推动全市开发区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

在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2016年前这里还是荒野一片,现在则崛起了铝基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柯万忠说,在省市政府支持下,该集中区把牢主导产业方向,突出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持续向好。

2015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刘沛峰返乡创办了一家铝基新材料公司,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5G建设、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展迅速,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又拿到了6亿多元新能源汽车的订单。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已聚集30多家企业。园区的铝业行业销售收入由2018年的7.9亿元增长到去年的30亿元,年均增速达56%。


安徽文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

安徽文香科技有限公司在池州投资兴业后业绩翻番,这里被公司视为发展的“福地”。2021年文香科技将总部从北京迁至池州,并创办文香科技园,现在已有10多家企业落户。以北京金山云、启明星辰为依托,培育发展江南数字经济产业园,总投资41.7亿元的江南大数据中心也启动建设。

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高新产业集群开始“扎堆爆发”。它们旺盛的生命力,赋予池州工业新的底色和气质。


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

池州的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不算很大,集群内也没有动辄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技术团队中也少有名头很响的“国家队”,和许多大城市里的产业集群相比,只能算是“草根集群”。但这些“草根集群”的产品并不逊色那些“高大上”的公司。如安徽铜冠铜箔研发成功的4.5微米的极薄铜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后,比原先用的8微米产品的效能提升9%;均益金属的拉链成套设备,成功实施智能化改造后,产品打入欧洲奢侈品市场;入驻池州经开区的杰羽制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图像识别、数据感知、智能网联等先进技术改造出的制鞋机械,一跃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池州市副市长何刚说,近几年来,池州围绕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这一功能定位,不断加快新兴产业要素集聚。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向池州集聚,可以说是其势已成。“2021年,池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1%,均居安徽省第一位。”

统计显示,池州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已从量变到质变,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015年池州市只有67户,到2021年增长到173户,战新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由11.9%提高到43.2%;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则从2015年的43家增加到201家,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5年的37.9%升至58.6%。6年来,池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均位居安徽省第一。

反梯度推移:打开“第二种机会窗口”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池州曾寄希望于以招引大企业推进产业转移,但资源禀赋条件有限,这一思路屡屡受挫。之后,池州根据本地实际,跨过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引种”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中、小、微企业,以其为“种子”,进化、积聚成企业群落,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从0到1”的生成路径,从而打开了“第二种机会窗口”。

池州华宇电子就是这样一个“种子”企业。成立于2014年的这家公司,当初从深圳迁至池州时,只有一套简单的设备和10多人的团队。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华宇的生产线从1条发展到5条。公司总经理彭勇说:“如果没有当初池州在厂房免租、设备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华宇肯定走不到今天。”


池州华宇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021年,集中区对公司的用地贡献、财政贡献等奖励达400余万元,我们将主要用于新技术研发。”安徽普洛兰管道修复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远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公司从事紫外光内衬软管等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产销,得益于技术突破、市场开拓等,2019年落户池州以来,产值连创新高,2021年产值突破2亿元。

在最初引进的企业中,不少企业只有技术而缺乏资金。如何打通从技术项目到生产运营的“最初一公里”?池州从厂房免租、设备购置补贴、税费豁免、金融支持等方面入手,“园区+基金+政策补贴+专项帮扶”协同铺路架桥,通过“要素补全”的方式,着力打造初创企业的“首发地”生态。在这一模式的扶持下,不少企业从技术团队蜕变为科技型生产企业。目前,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其中约1/3企业是从技术项目转化而成。

池州的产业集群中有明显的“簇聚”现象,就是一个种子企业会带来五六家伙伴企业,这种类似于生态群落自我生发的增长机制,与那些“平移”过来的大型企业相比,“种子”企业有很强的根植性内生性,也就有着更强的增长韧性。


池州市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池州市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是池州市铝业协会会长单位,同集群内全面加强技术、资金、订单等资源整合共享,促进企业间协同创新、融通发展。为防范价格波动,降低运营风险,协会企业建立产能合作、订单共享机制,有效化解行业运营风险。据了解,池州像这样具有平台功能的行业协会商会已达62家。

“下好改革开放先手棋,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受访干部认为,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池州市把全面深度融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主抓手,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理念,积极推动产业、园区、政府多层级深度对接。在产业层面,池州市聚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重要休闲康养地、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地”定位,推动池州优势产业嵌入长三角产业链条。2021年,全年新引进沪苏浙地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99个,占全市招引项目总量的65.2%。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池州市6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与沪苏浙13家园区建立合作关系。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获批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园区总投资30亿元的中基恒光(池州)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列入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项目,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税收3亿元以上;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列入省际产业合作预备园区,与上海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战略合作加快推进。

三优发展:变“后花园”为“转型前沿”

池州拥有长江岸线162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市域1/3,森林覆盖率超60%,绿色生态是池州最大的特色优势。近年来,池州市突出生态优先不动摇,始终把呵护“一江碧水向东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一以贯之、坚持不懈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上,着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底色。


长江岸线(池州段)

瞄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跨越式的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为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提供增值空间。池州由此而产生了经济发展的一条新思路,把生态保护做到极致,让“生态产品”产出“盈余”,让山水土气变成大宗的“生态产品”,而吸引众多对“生态产品”有着高质量需求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消化和吸纳“生态盈余的红利”。通过做优做强生态系统“服务”,开辟一条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价值实现和转化的通道。


秋浦河

为了满足新兴产业对“生态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池州持久发力,做大做强生态资源:率先在安徽消除了黑臭水体,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常年位居安徽前茅。为了从源头管控、治理生态环境,池州在林区聘请了1075名生态护林员,他们每天巡查水体、山林的管护情况,并实时呈现在县(区)、乡镇两级数据平台上……

与此同时,池州积极推行“环保管家”模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效解决了园区企业“不会治污、治不好污”和环保部门监管难的问题,从源头减少了污染产生。在引进项目上,制定实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方案,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前置审批和联合预审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口,不断筑牢生态环保根基。

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池州的“生态服务”涵盖了精密机械、电子、制药、生物工程、食品、化妆品等产业,空间集聚逐步加速,产业集群悄然成形。产业生态和绿色生态相融共生,彼此生发,构成了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池州路径”。

健康医疗养老、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创意三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池州路径”的生动体现。池州市跻身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市培育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6个,以粮油、家禽、水产、中药材、茶叶、林特为主攻方向的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291.7亿元。


升金湖

“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命门,把握好这个关键,就能‘一活百活’。”池州市委书记方正告诉记者。在筹谋“十四五”计划时,池州提出,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群众生活优越,生态环境优美”的“三优”目标,“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示范区”。

在方正看来,山水土气既是搬不走,移不动的资源,也是吸引产业、生产要素集聚的空间载体。正如我国著名的“鹤湖”升金湖重现“万鸟归宗”的盛景一样,人口、资金等要素在池州也正实现一次新的集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与2010年相比,池州的流动人口增加了10万人;2020年,全市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7.93万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长91.9%;池州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5个月居安徽省第一位。

评论

优化区域分工要在细化社会分工处发力

全文如下

优化区域经济分工体系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找准自身功能定位,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从这个角度看,安徽池州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顺应市场大整合、大分工的趋势,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小型产业集群的经验,有启示意义。


池州人口不到140万,和大多数中西部城市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优势。但近些年来,池州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高端发展,深化产业分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除了创造各类条件,促使大企业和成熟产业的“平移”之外,还另辟蹊径,“引种”一些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自我生发、自我强化的作用形成空间集聚,形成了与长三角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避免了过度同质竞争,也为本地区发展打开了广阔的增长空间。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实施,平行投资、同质竞争和产能过剩现象得到大力治理,有效地防范了可能产生的风险。但也有一些地方,不顾当地资源禀赋,盲目上马新项目,过度同质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后发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个别地方争抢大企业和成熟产业,使有的大企业不得不“一女二嫁”,甚至“三嫁”“四嫁”,名为招商引资,实为“借名投资”;还有的上项目不顾自身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贪大求洋,造成投资浪费。这些行为和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没有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眼里只有地方经济的“小循环”,没有国内经济“大循环”;只有短时间的轰动效应,没有长远发展的长治久安。

应该看到,找准自身功能定位,优化区域分工体系,关键是要顺应社会分工的基本趋势,在细化分工中寻找发展空间,在技术应用中发展产业特色。池州的经验值得借鉴。

着力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中央、国务院未雨绸缪,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是抓住关键机遇期,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有力举措。各地要做“铺路石”,不当“拦路虎”,为做大做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添砖加瓦。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汪延 姜刚 刘晓宇 金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吴婵娟      责编:胡梦飞

审稿:周劲风      监制:周美超